首页 > 攻略 > 游戏问答 > 详情

药片糖皮开裂还能吃吗

2025 08 26 02:52:04 | 来源: 互联网整理

「科普」药片的糖皮开裂是变质了吗?还能吃吗?

1. 药片的糖皮开裂是变质了吗?

当打开药盒准备服药时,却发现药片的糖皮裂开了,这种情况还能吃吗?首先,我们来看看药片的糖皮是什么?这种外表由糖皮包裹的片剂就是我们所说的糖衣片,糖衣片是以蔗糖为主要包衣材料进行包衣而制得的片剂,它是一种常见的口服片。片剂发生开裂的现象称为裂片,产生裂片的原因有很多种。如果糖衣片发生了开裂,不仅会导致药物含量产生差异,甚至会增加毒副作用和危险性,从而影响疗效。因此,如果药片表面糖皮开裂、粘连,或者出现特殊的臭味时,就不能再继续使用。

2. 除了糖皮开裂,若药品出现哪些变化时是不能再使用的?

首先,药物为适合于疾病的诊断、治疗或预防的需要有着不同的剂型如:片剂、胶囊剂、颗粒剂、糖浆剂或者注射剂、外用药膏及栓剂等,这些药物如果发生以下现象时,即使还在保质期内,也是不能再使用的,让我们具体来看看:

(1)片剂的表面出现斑点、个别药片出现碎裂、粘连、变色等情况

(2)硬胶囊受潮出现粘连、破碎等现象;装油性或其他液体药的软胶囊发生破裂漏药、粘连及有混合异味等现象。如维生素AD丸、维生素E丸等,如闻到异臭或丸内浑浊均为变质现象

(3)颗粒剂出现结块、异味或者是虫蛀霉变

(4)糖浆剂或溶液剂出现分层、异味、变色、悬浮物以及霉变

(5)外用软膏发现分层或渗油,硬结或变色;栓剂发生融化、软化、变形、断裂或异味等现象

(6)注射剂溶液出现沉淀物、液体浑浊、结晶、漏液,变色。

为了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,必须加强对药品稳定性的重视程度,我们需要确保家庭备用的药品是有效及安全的。当我们要使用的药品发现以上情况时,即使还在有效期内,也不能再使用。

药品有效期≠使用期限!教你如何识别变质药品

药的糖皮裂了,还能吃吗?

这个药粘连在一起了,还能吃吗?……

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,明明药品还在保质期内,却出现了变色、膨胀、粘连等变质现象。其实,这都是由于药品的不正确储存造成的。药品的不正确储存,不仅会导致药品提前过期、造成浪费,还可能降低药品疗效甚至增加药品的不良反应。

今天,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如何识别变质药品、合理保存药品吧~

首先,过期药品无论外观是否改变都不可以继续使用。药品有效期是控制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。有效期是指药品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,能够保持质量的期限。

其次,在药品有效期内,伴随时间的推移,经受各种物理、化学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,会发生各种变化。不同剂型药品变质后,外观可能会发生变化。

有效期内的药品若发生以下外观改变也不可继续使用:

片剂

正常药片表面干燥光亮,如果药片表面出现花斑、变色,外表的糖皮开裂、粘连,或者出现特殊的臭味,意味着已经变质了,不能再继续服用。

胶囊剂

正常的胶囊壳坚硬光滑,如果外壳出现变软、变形、粘连或者药粉漏出等现象,说明已经不能继续服用。

冲剂

正常冲剂的颗粒松散干燥、容易滚动,如果出现潮湿结块或粘连成团现象,说明药品已经变质。

糖浆剂、合剂、酊剂

通常此类药物制剂的性状是澄清透明的,即使有少量沉淀,经过振摇后就可混匀;如果出现大量沉淀、块状物,或者酸胀、异臭、霉变、胀袋等异常现象,说明药品已经变质。

粉针剂

正常粉针剂经过振摇后,粉粒细腻松散,溶解后溶液澄清透明;若振摇不散,溶解后溶液浑浊、有异物,说明药品变质。

水针剂

正常水针剂应为澄清透明的液体,若液体变色、浑浊或析出沉淀、结晶,或出现絮状物,甚至同一批号颜色不一致,说明已经变质。

膏剂、栓剂

如果膏剂、栓剂发霉、异臭、水油分层,或者发生结晶、颗粒,说明已经变质;但是如果栓剂只是发生了软化,则不必过度担心,可以放在冰箱冷藏后继续使用。

滴眼液、滴耳液

通常建议此类药品开封1个月内尽快用完,若出现结晶、浑浊、有絮状物、变色等现象,则不能继续服用。

在购买药品后,要第一时间认真阅读药品的说明书,按照“贮藏”要求保存药品。一般来说,大部分药品可在室温条件下保存。常见的药品保存条件及要求如下:

室温:10~30℃

阴凉处:<20℃

凉暗处:避光且<20℃

冷处:2~10℃

避光:避免日光直射

相较于常温下保存的药品来说,需要在低温处储存的药品并不是很多。凡在高温下会变质或变形的药品如胰岛素、活菌制剂、部分滴眼剂或其他生物制品等,都可在冰箱冷藏层2~8℃下保存,以保证药品的质量。

除低温储存外,还有些药品需要避光储存,比如维生素B12、维生素C、硝酸甘油、硝苯地平等。

有些药可以跟空气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反应,比如维生素C;有些药受空气湿度影响比较大,潮湿容易发霉,比如颗粒剂;太干燥的话,又容易变脆开裂,比如普通片剂;还有些药因为含有淀粉、油脂、蛋白质等物质,容易吸引微生物和昆虫,比如复方胰酶散。所以,这些药要注意密封储存。

有些药品有温度贮藏要求,不按规定贮藏会影响疗效。常见的温度描述,比如“阴凉处”是指不超过20℃,“冷处”是指2~10℃,“常温”是指10~30℃。

对于未开启的或有单剂量独立内包装药品,应按药品说明书规定的贮存条件保存,开封前的保存期可至药品标示的有效期。而任何药品在开封后则应尽快用完,不可再参照包装上面的有效期存放和服用。胶囊、滴丸等药品容易吸潮,开封后应尽快服用完毕。服用药水应在疗程期间服用完毕。药品开启后进行冷藏保存,其意义在于保证短期使用质量,而不是长期储存。

同时,建议每3~6个月一定要清理一次家中备用药,不要服用过期或性状有明显变化的药品。